失去翅膀的飞翔 ——记best365网页版登录 2002 级本科生贺世民同学
发布时间: 2006-06-28
best365网页版登录2002级本科生贺世民同学,4岁时因意外灾祸失去了双臂,但他身残志坚,在父母、老师、同学等的关怀帮助下,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坚持用脚写字和完成多种生活技能,在2002年7月以总分613分的好成绩被best365网页版登录中文系破格录取。大学四年中,学校领导和我院老师都非常重视,同学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从物质上和精神上都给予其切实的关怀和帮助。贺世民同学一直自强不息,奋发努力,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境界,用双脚挑战一个残疾人适应正常大学生活所忍受的诸多磨难。03年他独立申请本科生科研课题《 家庭阅读在中小学学生学习与成长中的影响》获得学校批准,并以优秀的成绩结题。现在,他顺利毕业并获得了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保送进入best365网页版登录教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上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贺世民同学特殊的人生经历和身残志坚的精神使北师大莘莘学子深受鼓舞,6月27日上午9时 ,我院和学校有关部门领导以及部分学生代表,在北师大我院励耘报告厅就贺世民同学先进事迹专门召开了一次恳谈会。参加此次会议的有北师大原教务处处长葛岳静老师、教务处副处长虞立红老师、研究生管理处副处长孙富强老师、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主任肖非老师、我院副院长康震老师(同时也是该生班主任)、我院方红珊老师、周云磊老师和学生代表杜治伯等几位同学以及贺世民同学本人。
康震老师首先介绍了贺世民同学的基本情况,并代表我院领导和全院师生向贺世民同学顺利完成学业表示祝贺;虞立红老师对贺世民同学身残志坚的精神和在北师大学生中起的榜样作用表示充分肯定;葛岳静老师和孙富强老师分别就贺世民同学当时高考破格录取过程和现在的研究生推免情况作了详细的介绍;杜治伯同学作为贺世民同学所在班级的班长,就四年来学校、院系、老师和同学对贺世民的关心帮助以及贺世民同学自强不息的成长历程进行了阐述。
康震老师围绕学校有关部门、我院师生帮助失去双臂的贺世民同学自强成长这样一个典型范例,就高校如何关爱扶助残疾学生取得成功的育人理念作了进一步的概括。我院首先确立了 把贺世民当成一个普通正常同学来看待的培养理念,为其塑造正常的学习环境,养成其健康平常的正常心态,我们认为这是最重要的。现在,贺世民优异的成绩、乐观的性格、良好的同学关系等都体现了学校相关部门和我院老师的成功育人理念。
贺世民马上就要毕业了, 康老师代表我院向贺世民同学赠送了《启功先生画册》和慰问金,表达了我院全体师生的美好祝愿,希望以一代 宗师启功 先生的精神帮助和勉励贺世民同学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顽强地走下去,走得更稳更好。
最后, 贺世民同学向各位老师、同学和所有帮助过他的人都表示真诚的感谢。
一个4岁失去双臂的孩子,能够在15年以后考上大学,并且在大学中刻苦努力又保送研究生继续深造,这是贺世民身残志坚永不放弃的结果,也是学校、社会对贺世民这样的残疾人无私关爱的结果。有关爱,有自强,成功的背后,失去双臂的贺世民确实走过了一段艰难而特殊的人生旅程。
1987年11月一天的午后,父母上班后,4岁大的贺世民和邻居家的3个小朋友到村东纸箱厂玩,出于好奇他两手摸了一下地台式变压器,“砰”地一声响后,小世民被击倒在地,顿时昏迷过去。厂内职工闻讯立即用自行车将他送往医院。贺之亭赶到医院时,看到儿子的双手被烧得焦黑,露着骨头。一个星期后,小世民胳膊上的皮肉开始逐渐自动脱落,贺之亭夫妇不得不面对儿子做高位截肢手术的残酷现实。
只有初中文化的父母深知,失去了双手的孩子将来只有从事脑力劳动才能养活自己。于是就开始教他认拼音,光会读不行,还要让他会写。刚开始贺世民的脚趾根本捉不住笔,不知怎么用力,一不注意笔就从趾缝中掉下来,爸爸“手把脚”一遍一遍地教他,一个月后,贺世民终于写出个大大的“人”字。此后,贺世民又慢慢学会了用脚打字、吃饭、穿衣等各种特殊的生活技巧。
02年7月初,在邯郸市第二中学的高三教室里,没有双臂的考生贺世民用自己的右脚完成了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飞跃。以总分613分的好成绩最终被best365网页版登录中文系破格录取。当时的best365网页版登录教务处长葛岳静老师在恳谈会上说到:“当时正值百年校庆,学校对此事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研究小组,对国家录用的相关政策和贺世民本人的身体状况作了全面的调研考察。他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呢?如果接受了这个同学,他以后的学习生活能否跟随其他同学正常进行呢?这样失去双臂的残疾学生以后的就业怎么办,能做老师吗?等等诸如此类的疑问困惑摆在眼前。但是,经过调研小组的详细考察,出乎意料地发现贺世民同学的双脚非常灵巧,能完成写字、打字等学习技能和其他基本生活技能。因此,学校本着对学生负责到底的态度向国家教育部门提出了破格录取贺世民同学的申请。”另外,当时中文系的领导和老师也都纷纷对贺世民同学身残志坚的精神表示肯定,相信他会很快适应这里的学习生活,融入同学当中:“ 应该积极地肯定这 个同学的这种学习精神,肯定他自强不息的这种人生的意志,我们应该录取他。”
贺世民抱着积极自信的人生态度进入北师大中文系学习,在入学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我并没有感觉出自己和其他同学有多大的差别,在他们面前我从来没有因为失去双臂而带来自卑感,反而因为我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我比他们更加自信。”“从小学到高中,我乐观开朗的性格让我交了不少的好朋友。开始时大家以为我不好接触,但相处久了大家就会发现我和他们都一样。我相信自己在大学会有同学愿意帮助我与我成为朋友的。”
入学后,贺世民同学在学校、院系、班级同学的关爱中成长。樊秀萍副校长、前教务处长葛岳静等学校领导多次看望贺世民同学,了解情况,针对现实困难给予切实的关怀和帮助。张健院长、李国英书记非常重视,曾多次亲自电话询问贺世民同学的情况,并组织带领院团委、学生会等人员定期前往看望贺世民同学,给予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关怀帮助。凡是给他上过课的老师都被这样一位特殊的学生所感动。院系师生一起,就是把贺世民当成一个普通正常同学来看待,为其塑造正常的学习环境。四年中,对他的关怀不是什么诸多媒体的干扰,不是什么专人的看护,也没有多少鲜花与掌声,但无形中给予他的帮助却是默默无闻的,是潜移默化的,是从物质到精神多方面的。 平时生活中,班主任康震 老师的关心慰问可以说更是亲人般无微不至。另外,贺世民所在的班级体,一方面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开学第一天,萍水相逢的杜治伯同学就帮助他找到了校外附近住宿的房子。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从打水、打饭、上厕所到系鞋带、拿书、借笔记等等,虽然都是生活细节,但同学的关心帮助大大解决了贺世民的燃眉之急,也大大激发了他奋发向上的斗志。另一方面,班级同学也以他为榜样,树立先进典型,以他身残志坚的精神力量勉励自己,并号召师大同学向贺世民同学学习。一些朋友提起说:“ 开始的时候觉得挺不习惯,但是时间长了,我们就非常习惯了。觉得他跟我们的正常人没什么区别。”也有同学说道:“其实我们给他的帮助都很小,只是些生活细节,他对我们的帮助才是重大的,是精神力量的支撑,他是我们班级的骄傲!”就这样,贺世民所在的班级以其互帮互助的团结精神和凝聚力获得了领导老师的好评,06年4月被团中央光荣授予“全国优秀班级体”荣誉称号。
贺世民对父母、学校老师、同学等所有帮助过他的人都充满了感激,这份感恩之心支撑着他坚强地在生活的道路上走下去。他曾这样说道:“十几年来,我这一直在家庭、社会、学校的关爱中成长,周围有同学,有老师,有社会上很多不认识的人,都在关心我,爱护我,给了我无比的爱。我觉得与正常人相比我不缺少什么,反而我多出什么。”“不能老让人家帮助我,我也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回报他们。”“有一天下雨,我就扛着与伞去了,自己把伞放在肩膀上,可以夹着的,不会掉的。到学校以后,突然来了一个风把伞刮掉了。那个时候我要弯腰拣的话,书包就在肩膀上挂着,也很危险要掉到水里了。这时候,突然头顶多了一把伞,把我的伞和书包拣起来,可是那个人我并不认识。所以说这件事让我非常感动,一个跟我毫无关系的人,都可以伸出这样的援助之手,我觉得社会上充满这种关爱之心的人还是非常多的。”
四年中,贺世民勤奋努力,刻苦钻研,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地困难。 比如大学里需要在图书馆学习,从高高的书架上拿书会成为他的一项障碍,还有大学学习会经常换教室,而且在阶梯教室里学习桌椅的高度对于他来说很难适应。但在同学 和 老师的帮助下,他很快适应了大学生活并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取。 03 年他独立申请本科生科研课题《 家庭阅读在中小学学生学习与成长中的影响》获得学校批准,并以优秀的成绩结题。06 年,获得了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进入best365网页版登录教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进一步深造。关于以后的去向,贺世民和老师都是经过认真考虑的。恳谈会上,研究生管理处孙富强处长曾谈到:“贺世民同学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秀,他的保研完全是靠自己实力的,走的都是正常同学的推免程序,作为一个残疾同学能这样,真的很不容易了。”另外,贺世民同学之所以选择教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方向的深造也有一定的学科背景和现实可行性,因为贺世民同学在大学四年中除了本专业还利用课余时间辅修了心理学专业;作为残疾人,贺世民同学对特殊教育课程上一些问题的思考角度跟常人不同,更能有切身的体会和换位的思考。教他《教育学》的钱志亮老师对这个身残志坚的学生也非常器重,不仅因为他自强不息的精神,更觉得他作为一个特殊的残疾人主体研究特殊教育方向具有很大的潜力,并且依照他现在的身体条件,以后做一些教育心理咨询方面的辅导工作也非常适合,具有现实可行性。
在关爱中自强成长,失去翅膀也要飞翔,贺世民同学作为一个残疾学生,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的成功发展道路,这无形之中也伴随着学校相关部门和我院老师的成功育人理念。正如恳谈会上康震老师的总结:“这证明 我们不仅有勇气接受这样一个学生,而且有能力把这样一个学生培养成才。对于这样一个身体上有缺陷、精神心理上完全健康的学生,如何培养成才,这对我们师范大学育人成才培养是一个考验与挑战。作为这样一所百年院校,作为我院和教育学院这样一个王牌院系,我想培养好这样的学生,做到了这一点,就真正是做到了全人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