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惠元
发布时间: 2019-05-09
白惠元,吉林省吉林市人,best365网页版登录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北京市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青年创新人才,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当代文学、大众文化研究、戏剧与影视批评。出版专著《英雄变格:孙悟空与现代中国的自我超越》(三联书店,2017)。在《文艺研究》《电影艺术》《文艺理论与批评》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戏剧编剧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各戏剧节。
学术经历:
2007—2011 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
2011—2016 北京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博士(本科起点直博)
2016—2018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学博士后
2018— best365网页版登录
研究领域:
中国当代文学、大众文化研究、戏剧与影视批评
主要开设课程:
中国当代文学史(本科专业必修)、中国当代戏剧研读(本科专业选修)、新世纪文化研究专题(本科专业选修)、
文学创作基础(本科人文通识核心)、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本科人文通识)
合作开设课程:
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硕士专业必修)
创造性写作与分析方法(硕士校级方法课)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本科人文通识)
学术专著:
《英雄变格:孙悟空与现代中国的自我超越》,北京:三联书店,2017。(本书收入“三联精选”系列丛书)
主要论文:
《民族话语里的主体生成——重绘中国动画电影中的孙悟空形象》,《文艺研究》2016年第2期。
《哪吒之死:镜像、幻想与缝合——近年中国少女电影的文化症候》,《文艺研究》2017年第10期。
——本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17年第12期)全文转载,同时被收入《微文化研究:性别之惑》(滕威主编,上海书店,2020),并入选哲学社会科学主文献平台(2013-2023)。
《“后青春期”与“暮气青春”:中国青春片的情动视野及其性别政治》,《文艺研究》2019年第3期。
《向心地理:大国时代的“故宫形象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第8期。
——本文获第十三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金猴奋起千钧棒:从“力敌”到“智取”——新中国猴戏改造论》,《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年第1期。
——本文被《新华文摘》(2016年第8期)全文转载,并入选哲学社会科学主文献平台(2013-2023)。
《〈万物生长〉:双重凝视下的死亡美学》,《电影艺术》2015年第3期。
——本文被收入《中国电影批评年鉴·2015》(贾磊磊主编,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6)。
《性别·地域·国族——话剧〈德龄与慈禧〉的文化坐标》,《艺术评论》2020年第4期。
——本文获第五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奖、2020年北京市文联年度优秀文艺评论奖。
《国产动画宇宙: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与民族性故事世界》,《艺术评论》2022年第2期。
——本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22年第5期)全文转载。
《西游:青春的羁绊——以今何在〈悟空传〉为例》,《中国文学批评》2015年第4期。
——本文被收入《网络文学经典解读》(邵燕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电视剧〈西游记〉与80年代中国文化》,《文艺理论与批评》2017年第4期。
——本文被收入《2017年文化观察选粹》(北岳文艺出版社,2018)。
《表述“九七”:流行音乐、香港回归与民族复兴叙事》,《文艺理论与批评》2023年第4期。
《〈深海〉:保守主义的精神分析动画电影》,《文艺理论与批评》2023年第3期。
《〈第十一回〉:先锋与媚俗的辩证法》,《电影艺术》2021年第3期。
《〈你好,之华〉:怀旧、视觉地方性与东亚电影》,《电影艺术》2019年第1期。
《“多元中国”与文化离散——解读跨语际中国电影里的孙悟空符号》,《电影艺术》2017年第4期。
《“白蛇传”电影的邵氏传统——以1926年天一公司影片〈义妖白蛇传〉为中心》,《电影艺术》2013年第5期。
《邪魅硬汉:近年中国警匪片中警察形象的男性气质》,《电影艺术》2018年第2期。
《哥特、怪兽与3D:魔幻西游电影的学术坐标》,《艺术评论》2019年第2期。
《〈大圣归来〉:叛逆英雄与“二次元民族主义”》,《艺术评论》2015年第9期。
《三岔口处话和解——评〈我不是潘金莲〉的电影改编得失》,《艺术评论》2017年第1期。
《“红花疗法”与分享艰难——评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艺术评论》2021年第3期。
《以祖先之名:两岸少数民族叙事对读——以电影〈红河谷〉与〈赛德克·巴莱〉为例》,《华文文学》2015年第1期。
《让作品迸发出打动人心的恒久魅力》,《人民日报》2020年6月28日。
《有情的历史,微观的京城》,《光明日报》2018年4月1日。
奖项荣誉:
第十三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2024)
第五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奖(2020)
北京市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青年创新人才(2020)
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年度优秀文艺评论奖(2020)
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16)
中国大学生戏剧节“创意奖”、“优秀剧目奖”(2014)
课题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与古典文学传统转化”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一等资助“孙悟空形象嬗变与现代中国的文化主体性问题”
人才培养:
北京市优秀本科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2023)
“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指导教师(2023)
“京师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指导教师(2022)
电视综艺:
CCTV6《佳片有约》影评嘉宾
文化综艺《风语日记》戏剧总编剧
文化综艺《戏码头(第一季)》戏剧总编剧
网络影视评论及专访:
《〈延禧攻略〉:魏璎珞的暴脾气是一种时代情绪》(GQ报道)
《〈影〉:命运阴影下的隐忍替身,或许就是张艺谋自己》(GQ报道)
《〈地球最后的夜晚〉:毕赣的痛苦成人礼》(GQ报道)
《〈扫毒2〉:一个香港版盖茨比的悲剧故事》(GQ报道)
《〈山河故人〉:代数问题,还是几何问题?》(腾讯)
《〈西游伏妖篇〉:怀疑论者不需要英雄》(腾讯)
《〈悟空传〉:强制热血,不如直面悲情》(澎湃新闻)
《白惠元专访:全球化的中国,怎样讲述孙悟空?》(澎湃新闻)
《白惠元专访:邓丽君诞辰70年,全球华人不断纪念是在纪念什么?》(中国新闻社·东西问)
《白惠元专访:中国青春片从“海豚时代”进入“鲨鱼时代”》(活字文化)
《白惠元专访:大女主剧——女性独立or女利主义?》(活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