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师生赴韩参加“第二届延世大学中文系-best365网页版登录学术交流周”
发布时间: 2019-11-15
2019年11月7-8日,“第二届延世大学中文系-best365网页版登录学术交流周”在韩国延世大学成功举办。我院副院长杨利慧教授、万建中教授、张德建教授、张维佳教授、刁宴斌教授、洪爽老师以及博士研究生黎中正、霍志刚、李喆、李兰芳、李梦溪、马永草、范宏涛、程听一行共14人,参加了本次交流周活动,与延世大学中文系师生就“中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的现状与探索”主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延世大学始建于1885年,是韩国顶尖的高等学府,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医学、教育学等学特色学科。其中文系成立于1974年,是东亚重要的中国语言和文化教育科研基地。2015年,延世大学中国研究院成立,致力于以领先者姿态,通过差别化的学术研究与地域研究,促进中韩关系的健康发展。2018年11月,延世大学中文系与我院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在best365网页版登录顺利召开了“第一届北师大我院-延世大学中文系学术交流周”,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来自古代文学、民间文学、语言学等多个专业的中韩学者和博士研究生,以专题对谈、学术研讨会、博士生论坛等多种方式,围绕“中韩比较视域中的中国语言文学”,展开了热烈的对话和讨论,两院系师生结下了深厚的学术情谊。今年的第二届学术交流周由韩国延世大学主办。 11月7日上午,交流周开幕式正式开始。延世大学中文系主任洪允姬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延世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中文系教授金鉉哲先生致欢迎辞,他介绍了延世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研究院的基本概况,阐述了与北师大我院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意义,并期待双方未来的更多合作。杨利慧副院长代表北师大我院致辞,她介绍了我院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回顾了去年两院系交流的精彩瞬间,并表达了以更加多元、可行的形式持续深入推进双方交流的愿望和设想。 开幕式最后,北师大我院向延世大中文系赠送了一件特别的礼物——由我院张维佳教授撰写的书法作品“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诗句出自唐代王湾《次北固山下》,意在祝延世大学中文系“人文日新”、双方友谊长青。延世大中文系高兴地接受了我院的赠礼,并回赠以韩国礼品,寓意为重视传统、珍重友谊。 11月7日,教师论坛正式拉开帷幕。第一场围绕“中国文学”而展开,由我院古代文学研究所所长张德建教授主持。延世大河炅心教授报告了《关于中国传统戏曲中女英雄出现背景的探讨》,系统探讨了中国传统戏曲中花木兰、穆桂英、平阳公主、百花公主、双阳公主等女英雄的形象特征和出现背景。张德建教授报告了《台阁文人的自我约束与审美贫乏》,从理学重要的思想范畴“戒慎恐惧”出发,探讨了这种思想对士大夫政治实践的渗透、台阁文学写作实践的影响,并进而分析了这一实践形成的审美模式。他最后指出,台阁美学的倾覆是由于“戒慎恐惧”思想塑造的政治品格和道德文化实践不可避免地走向虚伪化。延世大延炤姈教授报告了《奢华反面的暗斗与阴谋——以<西京雜記>為中心》,探讨了《西京杂记》这部笔记小说中华丽皇家文化描写背后的政治文化原因,看到了中国古代悲情皇室的暗斗与阴谋。延世大徐維辰教授报告了《“吃人”的科學性來源——科学小说〈造人术〉的翻译与〈狂人日记〉的创作》,指出鲁迅在五四时期提出的文明批判话题,正根源于他的科学小说翻译,两者之间有着紧密联系。 第二场则围绕“中国民间文学与神话”展开,由北师大民间文学研究所所长万建中教授主持。万教授发表了《民间文学的“日常生活”与“审美”》,认为民间文学无所不在,生活世界处处显示出美感,要在日常生活的视域下审视民间文学,实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杨利慧教授发表的题目是《“朝向当下”的神话学论纲:路径、视角与方法》,指出神话学亟待从“向后看”到“朝向当下”的学术转向。要实现这一转向,须全面考察神话在当代社会不同领域中经历的各种挪用和重构现象,揭示其生产和转化的内在机制,呈现创造者、传播者、接受者的心声,揭示其转化与当代社会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最终达到建构当代神话学学科体系的目的。洪允姬教授发表的题目是《从媒体性的维度看神话的现在性:以千变万化的九尾狐尾例》,在她的研究中,“神话意味着什么?是否存在神话的现在性?怎么能找到神话的现在性”这一发问贯穿始终。经历从民俗主义到神话主义,再到神话的“现在性”的反思,洪教授以九尾狐为例对神话的现在性作了解读。 第三场主题为“中国语言学”,由延世大金椿姬教授主持。我院张维佳教授报告了《空间差异:汉语方言三条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发现汉语的三条同言线位置大体接近,东部基本重合,中西部虽有差异,但走向基本一致,它们是反映汉语南北对立的重要分界线。金椿姬教授报告了《对韩汉语言文化教学研究:汉语招呼语教学方案》,该文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遵照二语习得理论,在对比原则的指导下,旨在通过汉语打招呼、告别语教学模式设计,阐释汉语言文化礼貌语用策略,训练学生运用汉语进行得体交际活动的能力。我院刁宴斌教授发表的题目是《试论当代汉语“以定代中”现象》。“以定代中”现象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主要集中在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比较密切及受关注程度比较高的一些领域。其远源是文言中大量存在的同一形式,近源是港澳台“国语”和海外“华语”中的同类形式,具有简约化、陌生化、口语化、修辞化的表达效果。他认为,可以通过汉语中“以定代中”的研究,可以建立古今之间以及语法、词汇和修辞之间的两个重要借口,从而用之于更多语言现象的研究。延世大金兑垠博士的《借词音系学和音译词的音系分析》,聚焦于何为借词输入的本质,介绍了借词音系学和音系观点、知觉观点,还进一步对汉韩音译借词的对应过程进行了比较和对照,最后提出了“借词对应空间”,标示了汉韩音译词的对应情况。我院洪爽老师的发言题目为《现代汉语同语结构的语法修辞研究》,她区分了语法上的同语式与修辞上的同语格,运用了语法学的研究方法来重新诠释同语现象,以期进行语法和修辞的互动研究。她认为在结构上,同语式与同语格斗具有不同的句法结构模型;在语义上,同语式与同语格也具有不同的语义解读模式。总体来讲,同语格斗举法结构句法结构和语义表现相对单一,而同语式的句法结构和语义表现则相对多样化。 11月8日,持续一整天的博士生论坛拉开帷幕。北师大的8位博士生与延世大的4位博士生就自己在中国语言、文学、文化等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做了集中展示。 无论是教师论坛还是博士生论坛,每一场主题报告结束后,在场师生都展开了热烈而有深度的学术讨论。 11月8日傍晚,在最后一场研讨会之后随即举行了闭幕式。我院张维佳教授在致辞中将本次交流会总结为 “赏心悦目”与“交流融合”,指出本次会议的一大特色是跨国、跨学科、跨文化以及跨年龄的多层次融合,让参与者们“收获满满”,也是双方未来要继续努力的方向。延世大学河炅心教授也表示,“交流周”的平台对促进双方以及中韩学术交流十分重要,相信将来能有更好的发展,期待明年在北师大见。闭幕式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本次学术交流周期间,我院师生还考察了延世大学的图书馆和博物馆,极大地增进了对韩国历史和文化的深入了解。 交流周活动为两院系学者和学生的学术交流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推动了双方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彼此在相关研究领域的深度了解和共同发展,提升了双方博士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科研能力,也加深了中韩学人之间的友谊。期待交流周活动越办越好! (撰稿:李兰芳、黎中正)